骆雷
出版《云山积翠·骆雷山水画选》,《秋山无尘·骆雷山水册》,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国内多家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收藏,传记收入多部辞书。
覃思味象 游心骋怀
---山水画家骆雷的艺与道
中国山水画致力于表现自然万物之象,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哲学关系的一门艺术。它从根本意义上要求画家真正去澄怀观道,对宇宙、造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以处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最佳创作状态 ,进而画出自己的心性与修养,达到艺术审美的高境界。当代山水画家骆雷多年来从事山水艺术创作,勤画善思,孜孜不倦,现已基本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的独特的艺术面貌:雅逸清穆,苍浑淡远。我们从他高格调的作品里能够感受道一种澄怀味象,以形媚道,游心澄怀的艺术魅力。
骆雷生长在济南,早年拜山水画名家张宝珠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精心临摹大量历代名画,尤对宋元大家名作认真揣摩,含英咀华,于范宽、郭熙、元四家、明四僧用功甚深,烂熟于心。在师法古人的同时,他又结合自己独到的临摹心得精心研究近现代山水艺术的笔墨之道,掌握了大量的山水绘画技法与理论精髓。后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复得名家张志民先生指教,画艺大进,成为同学中悟性强,进步快的典范。二十多年前,他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就几可乱真,可见他笔墨基础之扎实。
骆雷对山水艺术一直怀有深情,辛苦执着,在自己的艺术园地里废寝忘食地耕耘,埋头用功,极少被外事牵扰。他为人低调,做事踏踏实实,平时沉默寡言,创造上一丝不苟。矜持平静的创造心态和敏锐颖慧的悟性使他近几年在山水画艺术创作上突飞猛进,得道画界同仁的广泛赞誉。从骆雷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见他对艺术的真诚之态与平和心境。无论在作品构图,气局的整体把握上,还是对笔墨节奏的掌控能力,他都能做到井然有序。这在当今中青年画坛中可是难能可贵的。
通乎道禅的哲学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和咫尺天涯,从有限中求无限的视觉启迪意识,一直是骆雷山水画创作的美学标杆。从创造思路上看,他在表现自然世界时自觉地运用了审美语言的高度概括,着重于运用一套个性化的笔墨符号来把握客体的美感,进而形象化地阐述出哲思内涵。其山水画往往立意丰满 ,写意苍劲,构图上有一番匠心独运的布局经营。北宋郭熙曾言“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上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在骆雷的山水画中,既有正视高山,直指远峰的高远之态;也有层层林木蓊郁,溪流环绕的深远之意;更有山山相望 飘渺虚淡的平远之势。他依据不同的构图,展开心绪,笔墨间有着化物象为情思,又化情思为意象的独特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得力于他长年不断而练就的写生功夫。他注重以大自然为师,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志气,长期深入造化,到真山真水中进行实地写生,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通过游历,写生,进一步解悟山水画艺术之真谛,并把对真山真水的感悟和传统经验相结合,从而发现新的规律,便于新的创造。无论是山脉的走势,水流的曲折,还是树木的向背,建筑的结构,率皆了然于胸,跃然纸上。在写生中他还善于发现和挖掘前人忽略的题材和素材,如他画的《济南槐花峪》,点点白花如梅似雪。乍一看像及古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试画境界,细看却又是自己的感受和情怀的抒发。
《望云听溪》、《皖南齐云山写生系列》、《泰山后石坞写生系列》是骆雷的山水画代表作。画中若隐若现,清远淡雅,惟恍惟惚。虚幻迷离的淡山远云,苍茫错列的山岭树丛,勾皴点染,见笔见性,尤以融汇了多样的个性化皴法有效地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肌理,同时结合运用泼墨积墨法,使画面灵动颖脱,秀润深幽。这种有张力的内敛,即可以为山写骨,又能够为山传神,充分显示了其艺术个性。在佳作《佛山云起图》中,作者将工艺美术的细腻与写意因素融合,倾向于意象化的演绎,在艺术语体上表达主观情感的自由精神,体现出强烈的写意特征。蕴集着一种深邃宁静之气,荡漾着一种音乐节奏美,如闻天籁,如听谷音。
总起来分析作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骆雷的山水画决不是对山川景物的简单再现,而是源于生活,体悟自然的结晶,集中展现的是富有情境的自我山水。这体现出他对中国山水画艺术不断深入的思索,悟出并形成深层的哲思充盈的意境,近乎深邃博大,通于雄浑苍茫。还值得称道的是,骆雷从作品的整体表现上力求有最好的笔墨语言去挖掘,以展现山水的外在之美于内在之秀,创作时注重画面的营造,将黑白、浓淡、疏密、虚实、远近、动静、奇正等哲学辩证范畴在画面上运用的十分巧妙。
骆雷画山水,不仅画山的气势结构,更画山思想内涵。将山川画的大气滂沱。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可以断言:他在山水画艺术上更大的成功当在不久的将来。
上官爵文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