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如何理性认识当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

2011-11-14 09:37:00 来源:新浪收藏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西沐答记者问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不断引来非议与质疑的同时,我们如何建设性地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研究员,以企引发一些的认识与找到一些新答案。

  1、你一直关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业态及出现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希望今天您能归纳一下。

  西沐:近来我谈了不少关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方面的一些看法与观点,今天借你们采访的机会,按照问题顺序,我做一些归拢。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面,只能将主要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2、这两年来艺术品市场如此火爆,但同时市场制假、拍假、假成交等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那么表面的火爆是不是表现出市场虚高的经济泡沫?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西沐:无论拍卖市场如何乱,它还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最透明、最靠谱、与世界接轨最密切的一种交易形式,这就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现状。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所表现出的一些泡沫,是在流动性过剩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它不仅仅是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在其他资产领域也大量地存在。在正视这个现象的同时,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对这个新兴的市场形态有太多的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要更多地还是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要考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考查市场大势,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大的走势、规模的扩张能力以及价格的成长性。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大的走势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以拍卖市场为例,过去的一年(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微博)(2010)》(西沐著,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接连公开了两个数据:一个是2010年秋拍数据,一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数据。其中,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了年成交额约为586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仅秋拍的成交额就达380亿元人民币之多,较2009年的22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又超出了150%的增幅,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的增幅和涨势。《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指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持续向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会站在7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上,可能会冲击1000亿的规模,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年上半年统计,今年春拍成交额已经突破500亿元人民币,总成交额高达508亿元人民币。今年秋拍成交额预计会在550亿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全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会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在市场环境、资金及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市场主体的其他组成部分虽然未能表现出与拍卖市场同步的热度,但总的状况是不断向好的,并不断走出了前两年的冰冻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是看市场的结构,这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主体构成层面,主要的核心是一、二级市场的消长状况。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中,还是像以前市场高峰到来那样,上演了拍卖带动画廊的基本格局。当下,与拍卖的火热相比,画廊市场还是显得有些冷落。二是资金构成层面,最大的变化是,藏家及玩家资金规模占拍卖总资金规模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新进入的机构及资本的投资资金的数量及所占总投资规模在迅速攀升,资金构成比例的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基本结构的变迁,为市场新走势的形成与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体系的民间背景及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形成,都在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及发展的动力提供新的机遇与前提。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构成正在发生着新的、极具战略性的调整,这不仅表现在年轻财富类人群的大量涌入,更表现在国外藏家及资本的积极参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种新的发展趋向,是一种结构性的战略调整,必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是市场行为层面。随着经济及国运的不断增强,人们投资、收藏与消费中国艺术品的能力及习惯也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之中。据有关方面研究资料统计分析,4000美元有需求,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6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兴旺起来,当人均收入超过9000美元时,艺术品价格就会被迅速拉升。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思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曾经预测,艺术品收藏将会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的热门行业。

  第四是大环境层面,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大的国际文化生态环境,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随着中国概念的兴起,中国文化的传播与认识正在不断增强,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大文化背景;二是消费环境,随着中国精神消费的兴起,艺术品消费逐渐成为精神消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经济大环境特别是在流动性泛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艺术品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性消费会不断得到人们的追捧。从大处来讲,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天价亿元拍品推动市场的不断上涨,涌现大量的精品拍品。对于艺术品交易市场来说,这是不是真正的好现象?或者是否可以说是对艺术品市场产业链的一种变相破坏的现象?

  西沐:对中国艺术品拍卖说出来讲,精品推动拍卖市场的不断上涨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进程,不是什么坏事,我们愿意将这种追高艺术精品的现象看做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种价值发现过程。问题的关键是看其发展的取向是不是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的提升。从当下的市场来看,天价拍品的出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亿元拍品是掐尖的结果。去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大量资本的介入过程中,高价拍品受到追捧,被业界称之为“掐尖”,大量的资本都来掐资源稀少的“尖”,就必然造成了少量拍品的价格大幅上升,于是,“亿元”拍品的大量涌现,这就是被媒体热炒的所谓“天价”现象。二是“掐尖”是资本避险的自然行为。在当下市场不规范行为横行与市场失范行为普遍发生的条件下,掐尖是资本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三是“掐尖”与惜售是价格不断上涨的一个基本动力机制。观察并分析预测今年的春拍,与去年的相同点依然是资本进入的热情不减,市场大的进程不改,最大的看点可能更多地体现为资本的“掐尖”与藏品的惜售所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博弈与平衡。如果说去年拍卖市场中的掐尖现象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避险情绪总爆发的话,那么,今年可能不断积累与形成的惜售现象则就可更多地被解读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对藏品投资价值新预期情绪的漫延。这种惜售情绪的漫延,其本质就是在投资资本的追逐下,具有经典价值的藏品价值的评判已经被置于一个新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更多地是依靠资本搭建的平台,而不是仅仅依靠藏家搭建的平台。所以,有人在评价这种惜售情绪时,认为是藏家心态的膨胀,而在我们看来,更多地是资本追逐与膨胀的结果,是在新的价值认知与评价平台上的一种价值的预期,是基于资本市场运作理念基础上的一种价格认定机制。

  所以我们说,天价拍品现象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与发育的结果。目前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反复强调这是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会从大的取向上造成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及中国艺术品市场产业链的伤害,相反,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还会进一步启发与推动最高艺术品市场中长期存在有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4、国家大力支持艺术品市场繁荣,支持社会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潮流,这样会造成现在市场的一定波动吗?今年秋拍是否已经受到影响?

  西沐:国家大力支持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支持社会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潮流,这不仅不会造成现在市场的波动,同时恰恰是支撑与推动市场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利好于政策。今年秋拍,受这种利好的影响,更多的将进一步整强市场的信心。从而使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势头。

  (1)中国艺术品秋拍市场会再创纪录,区域性的地方拍卖市场规模增张迅速。在市场进程内,在市场内在逻辑不断展开的推动下,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爆行情还会持续并走高,价格的上升空间还会持续,亿元拍品将会更多地出现,价值发现的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年上半年统计预测,全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会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今年秋拍市场的规模贡献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出了十大拍卖公司对市场规模的突出贡献之外,地方性与区域性拍卖市场成长迅速,在今年秋拍中会成为一个看点,尤其是对今年秋拍市场的规模贡献会令人刮目相看。

  (2)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投资与运作平台发展迅速,已经逐步形成了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竞争的态势。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壮大,势必会不断催生更加公开透明的资本投资与运作平台,从而形成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竞争态势,产生相应的规模分流作用。

  (3)拍卖交易成本的不断增加,蚕食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效率与竞争力,使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走向资本化、社会化、大众化。

  (4)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一方面,在竞争中不断提升与整合大中华圈及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资源的能力与水准,在香港与北京的互动中,会不断有拍卖企业迅速成长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巨头;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也在竞争中分化,主要沿着两个向度进行:一是规模化向度,以嘉德与保利为第一阵营的艺术品拍卖企业格局正在形成;二是专业化向度。

  (5)投资主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将使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进入一个新的形态。一是市场的购买主体正在由以藏家为主体向以机构与资本为主体转换;二是收藏由玩家的秘玩独技向专家团队顾问咨询的方式递进;三是交易过程由个人化的“点”状交易不断向企业化、机构化、交易化的平台状态转变,而转变的核心理念要求公信、公平、公正、透明。

  (6)亿元时代,拍卖市场的前景会更加复杂与充满不确定性,需求的过快增长与竞争的加剧意味着泡沫的不断产生。

  (7)在资本的催化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影响的传递会进一步加速。

  (8)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不断崛起已成不争的事实。

  (9)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趋势已经显现,拍卖市场热点更加多元化:更多关注当代存世典范与经典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个焦点。

  另外,在我国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货币的超量发行使艺术品市场成了资金流入的一个目标。据我们估算,今年至少会有2000亿元人民币进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通胀预期也是各路寻求保值的资金便纷纷进入艺术品市场重要诱因。现实的市场需求使“小众收藏”越来越普遍化的趋势,个性化收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这不仅带动了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升了收藏品的价格,并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导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私下交易、民间市场、画廊、拍卖、博览会、网上交易及文交所等不同交易体系,在新的技术与条件下的作用下,正在进行新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技术、新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资本对接结合,正在改变着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业态。

  5、长期发展下去,您对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什么样的判断?经济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如何认识?寄以期望如何?

  西沐: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讲,虽然在拍卖市场我们屡屡经历让人心惊肉跳的天价,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品市场已进入一个顶峰期。其实,相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来讲,拍卖市场的高价只是一种特别的市场现象,远远不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身。任何一个阶段的市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一种市场进程的一个环节与组成部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也不例外。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我们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一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一轮的基本行情,可以说是国内外经济大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轮资本推动下的增量行情。我们可以谨慎地预计的是,随着今年秋拍的进行,典范存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价格及当代艺术价格会不断拉开,本轮市场进程所应有的行情会不断地展开,基本上演绎出了一轮完整的市场进程。按照中国艺术品市场进程所揭示的规律,中国艺术品市场会不断进入一个平台发展期,并且随着世界及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会不可避免地进入调整期。只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是,这轮调整期更多地表现是市场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所有艺术门类市场的一种萧条与价格的大规模下降。

  二是投机资本的强力介入,在短期内是风险积累累积,增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阶段性风险,冲击了艺术品投资市场健康理念与文化的形成。艺术品成为了财富阶层和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新面孔的大量涌入,不按常理出牌,并且出手凶猛,迅速抬高了部分艺术家的价格。再加上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强力参与,使这个群体涉足艺术品投资的人数将越来越多。这个群体多来自金融、房产、能源等高利润区领域。中国艺术品市场表面上看上去很繁荣,但快进快出的市场运作,对发展中的艺术品市场的伤害很大。尤其是对艺术品投资理念与文化的培育示范极为不利,‘短平快’的市场投机并不利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长远与可持续发展。

  三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发展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主要的支撑,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险主要是进入资本的持续能力,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面主要是看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面。我们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一种建立在可以预测的可能性上,而这种可能是建立在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发育与不断成长壮大的基础上的。但我们清醒的是,在中国发展艺术品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多地是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有序地发展壮大,最为关键的是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之中,艺术品的资产化是核心,因为它是艺术资本得以成长并取得发展的一个前提。其次是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事实上,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民间为基础的市场性质,在金融监管非常严厉的今天,可以说是每一步的前行与实践都充满了风险与不可预测性,仅需要勇气与胆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面对现实的智慧。让我十分不安的是,随着经济大坏境的变化,我们会不会在2012年底,在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中,让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受到大的冲击从而让中国艺术品市场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四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迅猛增长不断吸引着世界艺术品市场,并以此为契机,依靠大中华圈的消费能力,以香港与北京为轴线来整合相应的资源,这不仅会提升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更强化了中国艺术品价值判断及评价的话语权,最终为北京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中心地位的确立打下了基础。这一方面表现在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市场能力,都具有了与世界顶尖艺术品拍卖企业竞争的能力,并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整合大中华圈及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资源的能力与水准,在香港与北京的互动中,会不断有拍卖企业迅速成长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巨头;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也在竞争中分化,主要沿着两个向度进行:一是规模化向度,以嘉德与保利为第一阵营的艺术品拍卖企业格局正在形成;二是专业化向度,除了进一步在综合方向做大外,细分市场策略下的专业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时间推移出现一批专门面向细分市场与专业化市场的艺术品拍卖企业会产生,并在这一专业领域做深、做透、做强,从而使拍卖市场的竞争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展开。另外,区域性拍卖公司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新的增长点。

  6、您对艺术品拍卖市场本轮行情的基本特点有什么样的判断?

  西沐:我们讲,本轮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行情与以往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表现出对经典的向上式追求,而下浅的力度与作用不够。如果要说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轮行情的基本特征,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行情的浮表性,其行情发展的方向是由外而内,而不是由内而外。可基本概括为,不是由于艺术品市场价值发现而不断推动的市场行情,更多是由于短期资本过度介入而带来的市场发展行情。本轮市场行情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轮在增量资本的推动下的市场进程,是在市场运营质量没有大的变化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放大的行情。二是一轮起先以短期资本推动而形成市场高价位态势,为回避市场风险而进行的倒逼式的、不断推动结构调整并促进实现艺术品市场的转型的行情。三是一轮艺术品市场体制及市场体系发育没有大的变化下的、在资本短期需求拉动下的市场行情。四是一轮突出艺术品经典与典范价值,而市场基础未发生大的变化的一轮“轻型”的、“掐尖”式的市场行情。五是在基本市场体系与系统预期的推动下,顺应大的环境的新一轮更大行情的预演,但新一轮行情的基础应与这一轮行情有本质不同。

  7、如何认识即将到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平台期?其发展的一些基本的标志是什么?

  西沐:我们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平台期的主要依据,是四个标志性的事项:①市场进程基本演绎完成,并且市场行情得到了整体大幅的提升。②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地得到了发育与壮大,但突破遇到难以攻克的障碍。今天,一个没有资本市场支撑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市场。如果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得不到切实的发育与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谓的“繁荣”就只是昙花一现。在资本市场的建立中,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资产的流动性即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下变现的难易程度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生命线。③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扩张并未拉动市场体系及机制的发育的根本改观,中国艺术品市场“抗风险”的能力未能从根本上强化。2004—2005年,火爆发展的局势虽然曾一度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了繁荣盛世,却也遗留下了不少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与市场相配套的体系和机制发育畸形与不完善,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隐患。对于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我们不可预测;同样,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也很难渴求其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认识之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及机制的建设备受关注,并且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战略支撑体系、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财税支撑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制度创新支撑体系、人才培育支撑体系及画廊与拍卖行运行机制等不仅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与深入前行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注。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单一,推迟机制与体系发育滞后,尚处在原发性的成长初期。由于发展的基础存在缺失,随机性与偶然性大量存在,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深入挖掘,很难为消费者理性地评判艺术家及作品的学术定位提供支持,市场定位难以进行,市场发展空间难以打开。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平台期是一个市场过度期,是市场惯性与市场下行力量博弈的结果,平台期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作用巨大,是否能有效过度,对市场有承上启下的带动作用。目前我们更应关注以下几个中心问题:一是艺术品市场投资资本退出对艺术品市场的短期冲击,是否能够被有效吸收的问题。二是艺术品品质的时间沉淀及其科学的价值评判的认知提升,如何或是何时能够有市场机制支撑的问题。三是艺术品市场流动性,特别是艺术品市场退出机制问题,应重点关注的是高价位下的流动性问题。

  8、您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寄以何种期望?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西沐:目前,在世界经济震荡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资金或是热钱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进一步助推了拍卖市场行情的高涨,一下子聚集了太多买家的目光。我们面对由于市场基础缺失所带来的市场困局。相对于欧美成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讲,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人们寄予太多太高的期望,但他又存在太多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相信,所有问题的存在都肯定是有原因的,所有问题的存在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们既要要庆幸又有不要悲观。从长远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战略性问题:

  第一要迫切培育退出机制及其体系。创造消费需求与培育中国艺术品市场退出机制与体系的战略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的需求结构过分单一,且未得到优化,大量的投资需求使不少艺术品并未最终到达消费的终端环节,而是更多地存于投资者的流通环节与中间环节,真正的资产配置市场还远未形成。再加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稳定性不高,易被诱导与操控。虽然市场的核心问题仍是供需关系的矛盾与平衡,但更多的是受非经济因素偏好的影响与支配,特别是艺术品市场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很高,波动及随机性因素对供需关系、甚或是市场状态的影响较大。这种格局的存在,使市场终都会面临一种危局,那就是市场的支撑一旦出现问题,或支撑的力度一旦弱化,在中间环节的这些存量艺术品,就会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若干“堰塞湖”,而过于迅猛增长的市场,需要的肯定是越来越强大的支撑,这种越来越大的支撑需求一旦无法满足,会在某个节点上出现波动,而这种波动,也许就会引起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涛骇浪。世界经济大势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在今天有了更多、更强的忧虑。

  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层面,过度投资及短期获利出局的气氛不断强化,具有长期性及可持续性投资支持不足,市场基本面的资本状况并不令人十分乐观。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资产配置性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挖掘。可以肯定的是,本轮过度的投资性的需求,在不远的几年间会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所以,我们反复强调要创造性地挖掘消费需求,努力培育推出机制及其体系。这是在当下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个必须正视而又无法绕开的问题。因为配置性市场的发展与发育可能需要更为艰苦与漫长的一个过程,投资资本的集中退去需要有新的更为可靠与坚实的对接基础,否则,这样退出,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资本市场的发展,将造成颇具破坏力的冲击,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第二创造消费需求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最大抓手。相对于中国资本交易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可以说是足够小,小到几乎是微不足道。就以股票交易市场来讲,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而市场每天的交易额也近2000亿元之多,而中国艺术品市场今年的拍卖总成交额可能会突破1000亿元大关,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接近4000亿大关,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品市场今年的总成交额也是不足沪深两市股票两天的交易额,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的成长空间之大。我们根据有关统计,也做过一个具体的分析:中国的GDP已近40万亿人民币。按照常规计算推定,与其相配比的社会总资产应该为12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百分之五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我们用非常保守的百分之五来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的需求进行估计的话,按中国有120万亿的财富这样一个保守的数字,那么,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就是6万亿。如果用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3这个假定来计算,那也有2万亿的规模。也就是说,2万亿与不足4000万的距离,这就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走的。

  拓展中国艺术品市场成长空间靠的是最基本、最低层与最有效的是消费需求的培育与挖掘,当下,最为迫切的是发展与壮大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如果艺术品资本市场找不到有效需求的支撑,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可能成为投机者的工具,那么,这时的艺术品资本市场就会成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力量,使中国艺术品市场时刻处在不断震荡的危险边缘。只有当艺术品资本市场找到了有效需求的支撑,它才真正地介入到艺术品价值构建的过程之中,艺术资本这时才有可能成为一支有力的建设力量。

  第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急需立法。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拓展,以及社会影响面的迅速扩大,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打破原有的传统格局,并迅速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格局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经营管理观念与文化体系等都处于变革与构建的过程中,如何引导这种发展的方向,规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大的课题。其中,艺术品市场热点、焦点的增多,矛盾与问题的沉积,使立法问题逐步浮出了水面,艺术品市场立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展示在我们面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体制与体系,二是法制与法规。中国艺术品市场体制与体系是筋骨,法制与法规是保障。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与制度,并逐步促使其与经济市场及国际艺术品市场接轨,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必然。

  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三个基点。一是艺术品的特性决定了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艺术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对其考察应该是多向度与多时点的,其复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其立法对规范生产创造、价值发掘、评估定价、权属确定、市场销售、拍卖、流转、展览、授权和收藏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要求必须要有专门的立法来规范并推动其发展。二是艺术品投资市场,具有两大基本的制度缺陷:其一是不能从制度上保障艺术品交易信息的真实与充分;其二是未能保障投资人的投资活动的快捷便利。由此提出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制度的创新目标,就在于创造出一种实现人们能够公开透明、快捷便利的从事艺术品交易与投资的制度安排。这就决定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重要取向。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管理与发展必须走向法治之路。我们常讲,一家国家的治理是更多地依靠政策还是更多地依靠法律,可以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因素。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当前,我们认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要不断自觉地实现 “依靠政策,更加依靠法律”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形成与不断发育,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实现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的转变显得紧迫而又现实。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