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办博物馆:公益情怀与产业市场探路
从私人收藏转向公共展示初期,在彰显创办者文化追求的背后,也有着复杂的利益诉求
盛世兴收藏。近年来,民间收藏群体不断成熟壮大,民办博物馆作为私人收藏的高端代表,在黔中大地上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展示出民间收藏活力。
同时,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迎来了文化格局的重新建构,潜伏的民间文物收藏热情在日益雄厚的民间资本的推动下,走进了公众视野,藏宝于民,成为了当代文化格局的另一块急速成长的高地,私人博物馆成为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
省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登记注册并经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公布的民办博物馆有4家,未登记注册的有近10家,而深藏于千乡万寨之中的民族文化物品展示室、陈列馆则不胜枚举。民办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藏品,弥补国有博物馆的不足,创办者的文化追求和公益情怀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从私人收藏转向文化传播
今年初宣布免费开放的遵义嘉丰民俗博物馆,在国庆长假迎来又一轮观展高峰。
占地1100平方米、汇集民间建筑木雕工艺、黔北傩戏用具、贵族家具、精美瓷器、书法精品等藏品的遵义市民俗博物馆,展出数千件藏品,较为集中展示了黔北民间民俗文化。
馆长吴军是地道的遵义人,一开始是因为喜欢而收藏,后来责任感渐生,以保护地方文化,将黔北民俗文化与公众共享为宗旨。吴军说:“在江浙、安徽等地,人们对自己民俗的东西保护得非常完善。看到我们自己的东西得不到保护,在风蚀、在损坏,感到非常可惜。我在收藏的过程中,慢慢有了这个想法,把反映我们黔北地方性的民俗文物系统地收集起来,为后人留点东西。”
在收藏与保护黔北文化的道路上,吴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20多年,足迹遍及遵义和周边的村村镇镇,藏品从开馆之初的1000多件到如今攒到了近万件。反映民俗的藏品就占了一半多,而这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关的黔北历史在博物馆中舒展复活。
基于分享的初衷,遵义嘉丰民俗博物馆除在当地开展文博活动外,其收藏品也多次走出省门,参加全国或省区之间的馆际交流,四川、湖南、北京的不少观众慕名而来。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也专程组团前来参观,韩国仁荷大学还与遵义嘉丰民俗博物馆共同组建了文化研究联络室,观众累计近20万人次。而吴军本人也当选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委员之一。
博物馆的留言簿令吴军很有成就感:“看了展品,才知道遵义有如此丰富的民间文化。”这些藏品立体地展示了前人的聪明智慧和黔北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遵义的又一个文化窗口。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世界博物馆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柏对该馆也予以高度评价。
“没有指望博物馆来赚钱,只想把黔北民俗文化这一块完善起来。”吴军的设想是在博物馆里,各类民俗文化实物文物分类陈列,历史在其中铺陈展开,加上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观众犹如畅享一场黔北民俗文化的饕餮盛宴……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该馆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开招聘讲解员。
细细问来,不少博物馆的创办人都如吴军一样,源于创办人私人收藏,从收藏到布展发生了意识的转变,从业余到专业甚至是主业的转变,目光从私人收藏转向了文化传播传承。
作为我省较早的一家民营博物馆,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坐落于白云公园绿漪湖畔,为一座白色的雅致仿古院落,2000多平方米的展馆主要展示民族服饰、民俗工艺等展品,为我省分散零星的民族瑰宝找到了一个家,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贵州民族民俗的无穷魅力。其藏品贵州施洞“破线绣”和“牯脏衣”等苗绣极品曾多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的相关活动上展出。
在贵阳市区开馆两年有余的日月圆博物馆,系贵阳市一民营企业家投资上千万、经15年收藏整理建成,馆内藏有陶器、瓷器、碑刻、少数民族服饰、化石等一批藏品,成为贵阳市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蛰伏中探索前行
一些民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被估价上千万元,但却没有资金来维持博物馆的发展。因此,很多民办博物馆馆长戏称自己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
日月圆博物馆馆长的儿子聂钢告诉记者,该馆包括1300件藏品和售卖的珠宝玉器工艺品在内,已投入超过1亿元,15年来,其母亲开发房地产业的所获均投入到了这个博物馆,目前还向银行贷款了近2000万元。
曾经打算售票,如今免费开放的日月圆博物馆处于半停半开状态。“如果天天开放,博物馆运行的水电、服务、安保费用,一个月要超过100万元,开不起啊。”聂钢直呼困难。
和全国众多民营博物馆一样,日月圆博物馆也在蛰伏中前行。该馆现在成为贵阳市的旅游景点之一,通过艺术工艺品销售、餐饮和商务酒店来带动博物馆的可持续运行。
接受采访的吴军正奔走在黔东南淘藏品的路上,以收藏和文博为主业的他,明显感觉到全省上下文化格局的变化。他现在思考的是,发展文化产业前景广阔,民办博物馆应挖掘藏品文化内涵,延展产业链进行产业化布局。于是,他又在遵义有着“仡佬第一乡”的平正打造贵州原生态仡佬文化博物馆和仡佬风情园,把文博和旅游嫁接,盘活藏品。为此,吴军还把户口迁到当地,以示和当地乡亲共进退。
展示面积1万余平方米,展品数以万计,年接待观众游客均在十万人次以上的安顺兴伟奇石博览中心,也在申报民办博物馆。其和旅游结合,集展示、观赏和交易的模式,让展馆运营良好,也成为观赏石行业翘楚,并在北京设置了近8000平方米的大型奇石字画博物馆。
在我省多样的民办博物馆生态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博物馆雏形家庭式展列室、展示室。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不时会发现它们的踪影。
路随峰转,绿荫掩映下,一幢干栏式水家木楼里,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村民韦家贵家家庭式博物馆呈现眼前。边收边卖,靠一件件的腾挪,韦家贵20多年收藏了水族民族工艺品4000余件。韦家贵既有对生意红火的意得志满,也有对水族宝贝流走的扼腕叹息。
在韦家贵的家庭博物馆中,有两样最珍贵的东西:马尾绣和水书,两样均入列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韦家贵在2007年得知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他就再没卖过一本。由于木楼的简陋,上千件马尾绣绣品和几百册水书都有不同程度的霉变,很让韦家人焦虑。一家人只有经常用刷子拂拭,来保护马尾绣绣品和水书。
韦家贵告诉记者,纷至沓来的有邻里乡亲,有美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内外访客。夫妻俩靠手艺和经营着的博物馆维持生计,他们最大的愿景是:尽快积攒起足够的钱,修间新房子来安放这些收藏。
在思南,“周家盐号”后人已相继投资40万元,对盐号进行抢救性修复,并征集了一些与盐有关的物品,筹建乌江盐文化博物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省的民办博物馆创办者行事低调,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背靠产业或企业,否则难以为继。有资料表明,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博物馆的所有经营收入能够达到投入费用的30%已经算得上经营有方,一旦创办者个人财力不济,生存环境便十分艰难。
吴军认为,民办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一样,都起着传承文化、续写历史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有的民办博物馆生存现状艰难,关键是没能将博物馆功能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效结合起来。
初步转型期特征突显
发展民营私人博物馆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看,政策之门正在打开。2011年6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对《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时表示:按照《规划》,我国将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将国有行业类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监管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的评估和考核。
2010年,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就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为民办博物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办馆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有关优惠政策。
这些为民办博物馆带来了诸多利好。聂钢拿着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已经被他用重重的黑线划出很多条目,其母亲办的日月圆博物馆已经收到贵阳市、云岩区政府的120万元的资金支持。
记者在走访调查获知,即使一些经常出入博物馆、美术馆的人,也大多只是去国有博物馆,对民办博物馆还是相当陌生。有人认为,半停半开,或者只是仓储式的呈展,民办博物馆功能不齐全和服务水平不高,是其未能产生社会影响的关键。
国际博物馆协会的章程规定,博物馆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主要功能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接受采访的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都是属于社会力量办博物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小政府大社会是发展的趋势,单纯的依靠政府力量去办博物馆,去收集和保护文物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靠更多的社会力量去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国家也将就政策的完善和细化会有进一步更具体的举措。
一位走访过我省多家民办博物馆的业内人士谈到,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如何支持民办博物馆,国家还没有一部专门法律作硬性规定,只是政策支持。而民办博物馆运行的资金来源、人员编制、藏品征集来源和管理,与政府没有紧密的联系。尤其对藏品的来源,很容易牵涉到出土文物的非法征集收购,对藏品的处置和流向还牵涉到私有财产所有权问题,加之十分有限的执法机构队伍和力量,要全面、切实有效地服务和规范管理民办博物馆,确实有很大难度。但是也支持鼓励那些真正具有文化情结、守护文化家园的收藏者和传播者。
在当下的艺术品市场,“投资”成了常态表述,“财富阶层”也正在取代“传统收藏家”,私人办博物馆后面的利益诉求很复杂。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私下交易,甚至违法私下收购出土文物普遍,而一般民众对文物艺术品真伪优劣无法鉴别,也给不法分子制假贩假有了可乘之机,假冒伪劣的赝品纷纷出笼,更在无形之中给盗掘地下文物的犯罪分子提供了销赃的渠道,民办博物馆后面的收藏乱象丛生、是非重重。因此,在全国文物界、博物馆行业对民办博物馆的态度也不一致。
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出土文物均归国有,不准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对于民办博物馆中的这类藏品无法追溯其来源。由此,有民办博物馆馆主不愿向有关部门申报备案,也存在有关部门监管和提供业务服务均两难的困局。在我省文博界,不少人对民办博物馆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专业人士分析,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呈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与国外和东部相比,收藏之风刚刚兴起的贵州,民办博物馆只是一个私人收藏向公共展示的初步转型期,也是民办博物馆的原始积累期,其非理性特征明显,这个阶段将伴随着贵州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
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李黔滨认为,国家在大政方针上鼓励民办博物馆发展,但是在各地,意见和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民办博物馆的展品应该有界定,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博物馆的名义进行文物交易之实。而像民族民俗类的专题博物馆应该鼓励其发展,对藏品实行等级管理,并对藏品进行系统梳理,纠正一些对民族民俗展品的误读,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功能,让更多的公众享受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