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作品的市场及价格

2012-07-13 16:46:00 来源:《收藏》杂志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徵明(1470~1559年)行书《西苑诗》册页16开,1549年作,25×13.8厘米,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成交价5200万元。

 

  明代时期,元代的书法价格相对较低,单件作品的价格没有超过100两银子的。项元汴给赵孟书《道德经》定价70两银子已经是很高的纪录了。图为元代赵孟《行书洛神赋》册页(8开),23×11.5厘米,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成交价8008万元。

  上海·吕友者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在其后200多年的明代历史中,多位帝王都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以写诏令文书。明代帝王诸如仁宗、宣宗,喜欢临摹“兰亭”。明神宗则自幼学习书法,左右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米芾的《文赋》等名作。在众多帝王的影响下,当时书坛名家辈出。明朝中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吴门派书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他们的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讲求形式美和抒发个人情怀,影响甚广。

  至明朝晚期,书坛还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和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如徐渭、张瑞图、董其昌、陈道复、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这些名家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大都参与书法市场,因此明代的书法市场十分兴旺。其时除一般专职的书法的商人以外,在苏州、杭州、嘉兴、南京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开始出现了一些独立经营书法的商店。那么,当时书法市场的状况如何?书法其价又为几何?

  古代书法市场的历史

  中国的字画市场在汉代已见雏形,即佣书取资。如《后汉书》记载:“刘梁字曼山……卖书于市以自资。”六朝佛教盛行,抄写经书成为佣书市场的重要形式,抄经者按量写经收费。当时有位名叫刘芳的人常为各僧写经论,其“笔迹称善,卷值以一缣,岁中能入百余匹”,可知他已把书写变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唐宋书法继续发展,开始出现润书市场,即书法作品已按润例收费。据《新唐书·柳公权传》说:“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不孝……凡公卿以书贶遗,盖巨万。”看来润书市场在唐代已具规模。大名家书法已有明码标价,如《圣朝名帖记》中就详细记录了许多书法名家作品的价格,褚遂良、颜真卿等大家墨宝的市价每书一通碑值黄金200两,少者100两。到宋代,苏东坡书法广受欢迎,“东坡翰墨,在崇宁大观,则时禁太严,尽行焚毁。至宣和间,上自内府搜访,一纸直(值)至万钱。”元代书法市场日趋成熟,元人写字卖钱已相当常见。赵孟的书法绘画价位均很高,人称其“亦爱钱,写字必得钱,然后乐为之书”。

  明代是书法市场的鼎盛期。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书法市场发展迅速。明代中叶以后,私家艺术品典藏一跃而超过了内府收藏。其中以江南最为活跃,其地人文荟萃,不仅有大批艺术造诣深厚的书法家,亦有众多的富商巨贾等消费群体,尤其是嘉兴的收藏巨子项元汴收藏的书画作品数不胜数,显著东南。加上大批专营书法与裱字的书画商人在市场上游走穿梭,起到了市场中间人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促成下,明代书法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明代的书法市场

  在明代社会,赏字藏画成为一种时尚。家中无藏字,不是旧人家。一幅名家真迹挂壁,家中主人身价倍增。书法艺术品的交易普遍由专职书法商人经手,市肆操作,价格层次清晰,上升趋势亦较明显。明中叶以后,大批职业书法家涌入市场以卖书法作品为生,市场首重者为“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作品。唐寅长期靠卖字画为生,即使为童年好友刘嘉作墓志时,也得到相当的文润。至文徵明(图1)时代的苏州,经济异常繁荣,社会对书法作品的需求增大,“四方乞诗文字画者,踵接于道”,使得文徵明作品的交易价格比沈周在世时还要高,特别是其晚年,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仿文徵明伪作,可谓“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这一时期书画作伪现象异常突出,临摹当代名家作品的作伪者收益不菲,所谓“伪貌其笔以衣食者无数”“一时砚食之士,沾脂泡香,往往自润”。

  除了江南地区,京城的书法艺术品市场亦相当兴盛,有些书家甚至自己亲自在京城开店卖字。

  明代书法的价格与波动

  由于文人耻于言利,古代书法的价格也难见史籍记载。项元汴喜欢在书画作品后面标明价格,孙承泽就在《庚子消夏记》中如此取笑道:“项墨林(元汴)收藏之印太多,后又载所买价值。俗甚。”在明代私家著作中,公开大谈书法价格的文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但是翻阅史料,还是能够找到些蛛丝马迹。如写于1621年的《长物志·书画价》论及书法定价:“书价以正书为标准,如右军草书一百字,乃抵一行行书,三行行书,敌一行正书;至于《乐毅》《黄庭》《书赞》《告誓》,但得成篇,不可记以字数。”可见当时书法是以字数论价,并以正楷价最高。

  相对于明以前书法的高价,明代的书法价位相对较低。当然也有例外的,如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项元汴买王宠的《离骚并太史公赞卷》花了20两银子;嘉靖甲子年(1564年),项元汴买祝枝山的《急就行草怀知诗帖》也用去了20多两银子。但就整体而言,却是“厚古薄今”的,即创作时间早的价格高于创作时间晚的。这说到底是跟存世量有关,年代久远的书法作品完整地留存下来的毕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显得异常珍贵。当时的晋唐名迹价格一直居于高位,如怀素的《自叙帖》《千字文》售价达到1000两银子,可谓天价。

  相比而言,宋代的书价仅次于晋唐,但也高得惊人。万历七年(1579年),项元汴给宋高宗御书《真草千字文》的定价是500两银子。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项元汴从吴门黄氏手中购买黄庭坚书《法言》费了100两银子,黄庭坚的《法华经》7卷索价竟达700两银子。购买苏轼的《阳羡帖》,项元汴标明的价格是80两银子。但也有价位一般的,如石延年大字楷书《古松诗》墨迹,其定价仅为15两银子。

  与晋唐和宋代的书法作品相比较,元代的书法价格相对较低(图2),单件作品的价格没有超过100两银子的。项元汴给赵孟书《道德经》定价70两银子,这已经是很高的纪录了。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李日华买赵孟《临张长史秋深帖》,仅花了4两银子。

  较之前代,明代书家的书法作品价位大都偏低,价位较高的如祝允明、王宠等人的单件作品最多也不过20两银子。嘉兴李日华在当时声名不小,可以称作名家,他为自己的书法作品定过润格,大致是:写一幅扇面取三到五文钱,单条草书每幅五文钱,卷册字多者二十文钱。除去纸价与墨价的成本外,书家所得实在有限,这也难怪唐寅会慨叹“笔砚生涯苦食艰”。就连当时名动宇内的董其昌,其书法价位也不高(图3),他曾经想以“书素绫百幅、画金箑二百”换取一部《淳化阁帖》(时价大约1000两银子),居然被拒绝了。当时的书家作品只能换来一些生活物品。那么,以当时的购买力,相比当今书法市场,这些书作在明代社会大概价值几何?

  我们可以根据明代的米价,再结合现在的米价进行换算,就可大致清楚明代书法的大概价格。在明代,一两银子大致可以买到168.7斤大米,而现在市场上的米价也就是三四元人民币一斤,据此我们就可以算出在明代中晚期,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人民币469.7元。王羲之《瞻近帖》售价是2000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人民币939400元。黄庭坚书《法语》的价格是100两银子,也就是人民币46970元。赵孟书《道德经卷》的价格是7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32879元。王宠书《离骚并太史公赞卷》的价格是20两银子,大致等同于人民币9394元。文徵明买马琬的《云山》,出价也仅为“一两之上,二两之间”。至于书家李日华的书法价格,那就相当便宜,他的一幅草书自定的润格约相当于一二公斤大米的价格。李日华本人也曾说道:“晋唐墨迹第一,五代唐前宋图画第二,隋唐宋古帖第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手迹第四,元人画第五,鲜于(枢)虞(集)赵(孟)手迹第六,南宋马(远)夏(圭)绘事第七,国朝沈(周)文(徵明)诸妙绘第八,祝京兆(祝枝山)行草书第九,他名公杂札第十。”可知书作越古老的越值钱。

  事实上,明代的书法价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过较大波动起伏的。如王羲之的《平安》(图4),《何如》《奉橘》三帖,项元汴时代定价为200两银子,然到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张觐宸从项元汴子项玄度处购买却花了300两银子,已是涨了100两之多。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导致书法价格波动的因素十分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是由商家的炒作、买家的好恶、经济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决定的。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徽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经济实力雄厚,喜欢收藏古玩书画艺术品以附庸风雅,常出手阔绰,吴用良有言:“出入吴会,游诸名家,购古图画尊彝,一当意而贾十倍。自言出百金而内千古,直将与古为徒,何不用也。”如此一来,书画作品的价格怎能不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买家的偏爱同样也会影响交易价格。如王羲之的《二谢帖》,按文徵明所说的定价标准一字值一两黄金,一跋值一两白银,该帖共76字,其后有跋31字,价格当为76两黄金又31两白银,但后来的成交价格仅为米120斛。这正像詹景凤在《东图玄览编》中说的:“太史短幅小长条,实为本朝第一。”原本是价格平平,但是由于安徽、浙江和苏州等地藏家的喜好和争夺,最终导致了“价醉悬黎矣”。此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却是书法价格得以保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假如遇逢乱世的话,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市场的运作也将难以维持,又何谈价格与交易?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