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那半块月饼
作者:山东省就业促进会 毕京福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一年一度的中秋又到了,家家喜看中秋月圆,人人中秋吃月饼。“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美丽的中秋之夜,望着天上那轮又大又圆的明月,触动了我的思乡、思亲、思友之情。回想起五十多年前的那个中秋,难忘的是,孩提时代在故乡的中秋之夜吃过的那半块月饼。
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农村,人们口中的八月十五就是“八月十五”,很少有人称之为中秋节,好像中秋节是城市人的称谓。直到现在,住城市的老乡之间问起来,“八月十五还回家吗?”听着顺口、亲切、自然,就好比我们那里春节叫“年下”一样,是老祖宗那里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习惯叫法。在我的故乡,有两大糕点类食品很有名气,一种是中秋的月饼,一种是春节的“果子”。“果子”是鲁西南周边地区独有的叫法,它既不是水果、干果,也不是许多城里人早餐爱吃的”煎饼果子”,而是用面粉、白糖和食用油等原料制作的“蜜三刀”、“羊角蜜”、“小京果”等之类糕点的统称。月饼是八月十五走亲访友的礼物,”果子”则是“年下”走亲访友的礼物,也是唯一能和月饼媲美的记忆美食。
六十年代的鲁西南,是个十分贫困的地方,几乎家家生活拮据、缺衣少食。很多人到生产队收割之后的庄稼地里捡麦穗、拾豆子、拦地瓜,以弥补食物不足。我们兄妹五人,大的上学,小的也不会干活,再加母亲身体多病,全家七口人只有靠父亲一人挣公分供养,生活十分困难。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一年中只有中秋和春节能吃上肉,中秋节是我永远挥不去的重大节日,因为能吃上一次月饼,吃上一次肉。那个年代,家里买不起月饼,都是母亲自己制作月饼。每当中秋临近,母亲开始准备制作月饼的原料了。说起母亲制作月饼的原料非常简单,就是面料、食用油、花生、芝麻等之类的东西。母亲用煮熟去了皮的地瓜、压碎的花生加上红糖、芝麻等搅拌在一起制作成月饼馅,然后活好面,擀成厚厚的面皮,把馅包进去,紧揉成小面团,放进莲花状的木头模子里,用手掌轻轻按压,再把模子反过来扣到用高粱秆做成的盖垫上,就成了半成品的月饼了。半成品的月饼在盖垫上风凉一会,集中放到平底锅里烘烤二十分钟,一锅香气扑鼻的月饼就做好了。母亲用筷子沾着红色的染料,在每个月饼上点几个圆点,至今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是喜庆吧。月饼做熟凉透以后,用事先买来的草纸包好,上面放上一张红纸,再用“经子绳”捆个十字花,放进提篮里。母亲说:“你们谁也不能吃,这是用来走亲戚的,等走完亲戚八月十五那天才能吃”。从母亲做好月饼那天起,我们兄妹五人就盼着八月十五那天赶快到来。
老家的风俗是在中秋节要走当近的亲戚,当近的亲戚就是姥爷姥姥家、舅舅妗子家、姑父姑家、姨夫姨家,这就是“走亲戚”。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条件差,走亲戚也拿不出贵重的礼品,就是拿几斤月饼去看望一下,拉拉家常,叙叙旧,相互之间联络一下感情,有个大事小情亲戚之间有帮衬。每到中秋,父亲就带着晚辈,骑上自行车,把盛月饼的篮子挎到自行车把上去他舅家、他姑家,母亲就带着儿女们去看姥姥和舅舅,有时候也让我们兄弟几个去我姨家。老家中秋节走亲戚大都是循环式的,今天这家亲戚,明天那家亲戚。因为那个时候月饼少,拿多了不够用,拿少了不好看。鲁西南人大都重义轻礼,讲究礼道,客人带来的东西留下的很少,晚辈看长辈留下一点,如果是平辈相看都是平礼,如带两斤月饼多是拿出一斤,再用自家的月饼放上一斤,礼尚往来。农村的亲戚一般相距不是太远,很多是亲戚连亲戚,中秋的月饼多是姥姥家送舅姥爷家,舅舅家送姑家,姑家又送姨家,循环往复,来回交换。等到八月十五那一天,亲戚都走完了,月饼“旅行”也暂停了,好好的月饼往往倒腾得遍体鳞伤,没有了一点“品相”了。记得有一年,我舅舅家的几个表哥来我家看他们的姑,也就是我母亲,带来两斤月饼,母亲留了一斤,打开一看还是我母亲做的月饼。现在看来是个笑话,在那个年代确有此事。
亲戚终于走完了,八月十五这一天终于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到来了。一轮明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洒在我家干干净净的小院里,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仰望天空云很淡、风很轻,月光透过院中的树叶斑斑点点洒在静卧一旁的小白狗身上,构成了一副漂亮、温馨、幽静的画卷。天空的月亮,它像父母对儿女一样,是那么无私奉献,默默地把光洒向大地,洒向千家万户。此时此刻,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小方桌前都非常兴奋,盼着母亲早些把月饼拿上桌来。也就是在我们等着、盼着的时候,母亲把月饼拿来了。那时候的月饼都是大块月饼,每个月饼有半斤重,不像现在的月饼,一斤四个,还有一斤十个的,农村人实在,月饼个头也大。母亲拿来两个月饼放到小方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菜刀,横一刀,竖一刀,发出“咔砰、咔砰”的响声,那是切到冰糖的声音。我们眼睁睁看着母亲切开一个,再切开一个,耐着性子等母亲把月饼切完。母亲说:“好了,你们都吃月饼吧”。我们迫不及待地每人拿一块,先看了看,又闻了闻,一只手拿着半块月饼,一只手在下面接着,恐怕掉了一点细沫。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细细地品尝起来,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含在嘴里,滑过舌尖,在口中蔓延。吃到冰糖“咯嘣”一下,翻几个滚,满口都是香甜的滋味,直到睡觉前打个“嗝”都是那月饼的味道。那时中秋节,能吃到半块月饼,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渴望,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时光飞逝,童年远去,我仍然怀念当年一家坐在一起吃月饼的情景。虽然那时农村生活贫穷,物质匮乏,过节一个人才分小半块月饼,但亲戚、邻里、亲人之间那其乐融融,勤俭质朴的感情让我今生难忘。天空中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些星星,月饼却已经不是那个味道的月饼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提高,月饼发展出了京式月饼、广式月饼、潮式月饼、台式月饼、港式月饼等众多种类,而按月饼馅分类的有桂花、五仁、豆沙、莲蓉、冰糖、肉松、火腿、蛋黄月饼等等,品种多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包装豪华让人不可理解,价格高的让人不可接受。现如今生活好了,很多人买月饼时挑三拣四,有人嫌含糖太高,有人嫌油脂过大,这不能吃那不能吃。中秋过后,剩下的月饼无人吃。多年前,我写过《幸福是一种感觉》的文章,这种感觉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珍惜当下。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论丰富的喜乐,尽享天伦之乐。
人无论如何成长,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但是儿时的印记,尤其是关于吃食的记忆,总如世间万物,应时而发,在记忆或时节的共同催生下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萌生,最能勾起对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父母在、家就在。我这个多年在外的游子,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不管多忙,无论身处何方,每年都要抽出时间,驱车回到故乡,送上我的礼物,送上我的祝福,送上我的孝心,去看看家乡的那一轮明月,陪老人吃顿饭、说说话,回味孩儿时代那半块月饼的味道。
农历的八月十五恰在秋季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农村的秋天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五谷丰登,收获的季节,路边、村头、田间到处是丰收的庄稼。天高云淡,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块透明蓝玻璃,蓝天上飘着朵朵变化多端的白云。仰望天空,一群群大雁,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自由自在地从头顶上飞过。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走在田间小路上,映入眼帘的是白花花的棉花,粒粒饱满的大豆,棵棵压弯了腰的谷穗,像燃烧火把的高粱,刚刚刨出的大地瓜静静地躺在地里,还有我们爱吃的一棵棵甜秫秸。菜园里,冬瓜、南瓜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娃娃,长长的豆角挂满了枝头,一席席青萝卜露出了半个身子,一片片火红的朝天椒像一个个小火炬,如画一般漂亮。老乡们的收获的笑声,在田野间散发开来,飘向远方。初秋总是见证着果实累累,呈现着秋菊的绽放,让季节的更迭炫耀着不一样的美丽,体现着有条不紊的自然规律。
千里明月,桂花香里,思念的不仅仅是那个味道,更多是附着其上的思念与回忆。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变了的是我那日渐沧桑的容颜,不变的是我对中秋节不老的情怀。月是故乡明,我居住城市多年,很少看到家乡那么明亮的月亮了,可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之情却无法遮掩,月光下切食半块月饼的快乐时光,永记心头。
小时候的中秋节,就是家乡的一轮明月和母亲亲手制作的那半块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