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的悲情王国

2011-06-22 10:29:25 来源:美术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卡米莉·罗丝·加西亚
  (Camille Rose Garcia)
  1970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她的童年在当地奥兰治县(Orange County)度过,1988-1992年就读于洛杉矶奥蒂斯艺术与设计学院(Oti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1992-1994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在生活和工作于美国洛杉矶。
 
 
  西方绘画艺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印象派,都属于写实主义。从其作品的构图、技法及效果上看,有高雅艺术(Highbrow)的倾向,强调精美、高贵而有文化有教养的意味,有着自身的风格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商业文化影响,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多元转向,雅俗之间的界限渐渐被打破,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美国西海岸掀起了一种新艺术风格——粗俗艺术(lowbrow),在技法、风格、题材等方面与传统高雅艺术,全然不同。初看之下,作品像动画,轻浮而缺少学院派的严谨,与现代主义原则也相距甚远。这类流派的艺术家们顺应了卡通化、娱乐化、现实化的艺术潮流,不固守传统艺术疆界,被外界称为“南加州画派”。女艺术家卡米莉·罗丝·加西亚,就是这个画派中的重要一员。她的作品瓦解了主流艺术(观念艺术)和亚艺术(漫画、插画)的界限,创造了许多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引起艺术媒体及评论界的关注。
 
 
  加西亚的童年是在一个离异家庭中长大,她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在奥兰治县,住地与迪斯尼乐园距离很近,每晚都可以看到迪斯尼乐园的焰火。在旁人看起来,迪斯尼是象征幸福快乐的乐园,而在加西亚的眼中却不是这样,她思考的是美丽童话故事背后幻想的破灭。在她青春期的时候又接触到了朋克摇滚音乐,对她在大学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她大学初期制作了许多以叙事为基础的拼贴画和装置等一系列的艺术尝试,最终决定拾起画笔,回到架上绘画,描绘出自己世界的艺术殿堂。
 
  加西亚的绘画,致力于揭示美国文化的谎言,用隐喻和象征来体现她绘画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画中忧伤的动物与人物,表现了空虚,以及渴望的深层含义,让人联想起活跃在荧屏和故事书中的,微笑、英勇或凶猛和残酷的梦幻人物。她采用的黑色幽默基调或情绪,以表达文学意义上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使之放大显示出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其作品在形式上有米罗的抽象绘画般点线面的布局,极具装饰性和音乐感。画面色彩大量使用冷色,以及低明度的暖色相互交织,给人有较强烈的视觉感受。画中的人物大多没有明确的身躯,有的只是虫卵般的S形的造型。黑暗的眼睛和阴沉的气氛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乌托邦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恐怖袭击、全球变暖、庞大的赤字债务、石油争端等一系列敏感性的政治经济话题,都成为加西亚作为创作的主题,渗透在她的作品对美国儿童文学的挑战中,皆在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克服恐惧,在成长的道路上变得更加成熟与稳重些,也让成年人认识到,低估孩子们处理黑暗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加西亚描画出一系列未来的场景,包括《悲情王国(Tragic Kingdom)》:由于过度开发资源,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导致人们被迫进入地下洞穴生活。在她描绘的画面背景中出现许多泪滴状的装饰图案,人物和动物的眼睛中也出现了许多泪滴图案。这种创意的图形既产生画面的动感,又富悲伤情绪。就如她的自我评价所说那样:“我要积极尝试利用我的黑色幽默,让人类明白,地球和物种的命运都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而人类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
  美国旧金山作家宝拉·罗杰斯(Paula Rogers),在为加西亚撰写艺评时说:“之所以加西亚仍保持孩子般的乐观,不仅由于她一直通过她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来完成玩具、滑雪板图形以及儿童图书插图的各种项目,还由于加西亚不崇尚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有关”。在加西亚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美国作家菲利普·凯·迪克(Phillip k. Dick)、威廉·伯罗斯(William Burroughs)和离群隐居的艺术家亨利·达杰(Henry Darger)的思想熏陶,以及与肯尼迪政治意识的碰撞,造就了加西亚,抛开传统艺术的矜持与局限,探索流行超现实艺术的可能性。
  近10年来,加西亚与南加州画派的马克·莱登(Mark Ryden),杰夫·索图(Jeff Soto),加里·贝斯曼(Gary Baseman),蒂姆·比斯卡普(Tim Biskup)等“粗俗”艺术家的作品,在美国形成了风靡的浪潮,预示着一个艺术平民化时代的来临:1995年至2000年,加西亚以联展的形式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出现;2001年至2004年,在玛丽卡诺斯基画廊(Merry Karnowsky Gallery)分别举办以“柔软的机器(The Soft Machine)”、“撤退综合症(Retreat Syndrome)”、“肢解内髓(operation opticon)”、“超级暴力的土地(Ultraviolenceland)”为题的个展;2005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盟多比扎罗画廊(Mondo Bizarro Gallery)以“洞穴悲伤(Cavern of Sorrows)”为创作主题的画展;2006年4月乔纳森莱文画廊(Jonathan Levine Gallery)隆重推出她的作品《地下死亡冲突(Subterranean Death Clash)》。该展览包括近40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壁画和雕塑,曾刊登在美国著名杂志《标榜杂志(Flaunt Magazine)》、《滚石(Rolling Stone)》等各大报刊的头版;2010年之际,她的作品被永久收藏于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和旧金山圣何塞艺术博物馆。加西亚利用非常个性化的艺术形象和形式语言以直接打动人心的艺术风格,已经深入了生活,成了艺术界的共识。
                    
 
责任编辑:刘晓丽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