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玉龙山》欣赏

2011-11-17 10:02:00 来源:新浪收藏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吴冠中《玉龙山》

  蜿蜒于云南丽江的玉龙山,不仅是纳西族人心目中的圣山,也是旅游朝圣者们照片中的胜景,更是艺术家们笔下充满艺术魅力和激情的审美对象。而对于吴冠中而言,玉龙雪山更是他与国立艺专同学、著名美术评论家李霖灿数十年友情的见证,两人之间前后长达四十年的交往,几乎都因为玉龙而存在,吴冠中多件以玉龙为题材的作品以及《夜缚玉龙》等一系列散文均因此而生。

  在《夜缚玉龙》一文中,吴冠中备述其月下对玉龙写生的前后:

  “1978年,我终于到达了玉龙。离了版纳,我经大理、丽江,从危险的林场道上搭乘运木材的卡车直奔玉龙山。我由一位青年画家小杨(即杨福泉)陪着,住到黑、白水地方的工人窝棚里,床板下的草和细竹一直伸到床外,吃的是馒头和辣酱,菜是没有的。都无妨,就是玉龙山一直藏在云雾里,不露面。你不露面,我不走。小雨、中雨、阴天、风夹微雨,我就在这阴沉沉的天气中作油画。大地湿了就像衣裳湿了,色彩更浓重,树木更苍翠,白练更白。就这样连续一个多星期,我天天冒雨写生,画面和调色板上积了水珠,便用嘴吹去。美丽的玉龙山下,湿漉漉的玉龙山下,都被捕入了我的油画中,我珍爱这些诞生于雨天的作品。我们的窝棚有一小窗,我就睡在窗口,随时观察窗外。一个夜晚,忽然月明天蓝,玉龙山露面了,通身洁白,仿佛苏珊出浴。我立即叫醒小杨,便冲出去就地展开笔墨写生,小杨搬出桌子,我说不用了。激动的心情恐类似作案犯的紧张。果然,只半个多小时,云层又卷走了一丝不挂的裸女,她再也没有露面。一面之缘,已属大幸……”

  此幅《玉龙山》即出自此次。画幅的构图与他同年创作的《北国风光》大致相同,但其以极经济的水墨营造极厚重的氛围的功夫,似乎并不稍逊;而它将月景和雪景融冶于一幅的实践,也是画史上比较少见的,尽管月景和雪景之作在中国传统画史上并不少见。月景中最出色的画家大概要算米芾《画史》中称“销银作月色布地”的阎立本,而最出色的作品也许要算辽宁博物馆藏的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图》。善绘雪景的则在在多是,最著名的雪景作品当是王维《雪里芭蕉》之类。

  而比较吴冠中的作品,似乎可以不夸张地说,《玉龙山》集中体现了吴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从油彩转向墨彩、水墨的过渡期间关于水墨创作的最早最全面的思考与最充分的实践。此幅中,光与影、明与暗、向与背、交与错、迎与拒的诸种关系,全部以水墨表达,且几乎全部以块面呈现出来,与吴氏后来对线的极力提倡和推崇大异其趣却又相辅相成——这恐怕也是它能被老牌的荣宝斋收藏的直接原因吧。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