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迥立向苍苍》

2012-11-26 08:58:00 来源:山东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徐悲鸿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改良与复兴,对于中国绘画传统,他提倡“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他支持康有为的主张“鄙薄四王,推崇宋法”,为复兴宋画的写实主义传统而不断努力探索。他同时提出“尽精微,致广大”的观点,力求正确的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他以素描作为一切造型的基础,使他的中国画结构比例准确,并打通了一条中西方绘画融汇之路。徐悲鸿的留世中国画作品中,以马为题材的作品最多也最为驰名。中国历史上不乏画马高手,唐有曹霸,宋有李公麟,元有赵孟頫,明有张穆,清有郎世宁,都是身怀绝技,作品也是各有特色,但都未脱离先勾勒后渲染的老套路,徐悲鸿画马与先人都不同,不单纯是用线条勾勒马的形象,更是用书法笔意的线条和浓淡干湿的墨色来书写自己的感情,用奔放的笔触去塑造形体,打破先人画马的程式,凭借自身坚实的西画素描功底将中国画画法进行改良,既有造型又有气势,更追求笔墨的生动传神。徐悲鸿画马是中国绘画历史中相关题材的又一杰出代表。黄胄、尹瘦石、刘勃舒等画家在该题材绘画技法上都受其极大影响。此幅立马作品《迥立向苍苍》 作于1935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上款的“建生将军”与对联“建生先生”为民国著名将领白崇禧。虽然创作年代相差7年,却同是送给白崇禧的作品,意义重大,实为难得之作。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