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传统的绒花技艺传统工艺

2013-07-08 07:56:00 来源:扬州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扬州绒花《御鹦鹉图》 杨家惠作

  古代扬州,制花业十分发达,是我国著名的工艺花产地。在扬州制花中,又以绒花历史最早、品种最多、制作最盛、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

  唐代,扬州绒花已经作为“宫花”贡品进入宫廷,成为宫娥彩女以至嫔妃头上的簪花,以助云鬓粉黛之美。唐中宗李显每年立春令侍臣从内宫取出“彩花”,赏赐人各一枚以迎新春。出宫廷外,小小的绒花,在民间植根尤深,广受妇孺欢迎,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兴盛时期,对各种绒花的盛行影响很大。城乡妇女均喜装饰,以戴花为美。这段时间的扬州绒花制作仍以头戴花和装饰花为主,因无论男女老幼“人皆戴花为美”,社会上对绒花的需求量之大超过了当时任何一种工艺品,从而催生了绒花生产的繁荣。

  元代、明代扬州绒花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扬州民众多讲究风格,砌墙造屋要上梁花,而且朔、望之日也要戴花。人们根据不同时节选择不同题材内容的绒花,如:初一、十五戴“吉祥如意”花;结婚戴“双喜”、“白头到老”花;过年戴“万岁青”、“财神进宝”、“聚宝盆”花;中秋戴“宝塔”、“荷莲”、“藕”花;端午节戴“老虎”、“五毒”等以辟邪为内容的花等。为适应人们需求的发展变化,这个时期的扬州绒花制品在品种上极为丰富。

  清初,扬州已形成以绒花为主,又有通草花、绢蜡花、纸花、像生花等多种形式的工艺花生产,且制作精美。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档案《进单》类中记载:乾隆年间,两淮盐政伊龄阿、普福等曾向清廷进贡像生花挂屏,像生草虫四十对,大、中像生花各十二枝(盒),浑翠吉祥宫花、绒翠瑞草各一百对。

  清末至民国年间,扬州绒花生产仍很兴盛,成为全国制花业生产制作和经营集散的中心之一,不仅作坊林立、艺人众多,而且各花点作坊也有分工,自成特色。如王以仁以创新著;魏玉宽以做绒字著;杨源茂以烫绒著;吉祥春以做帐围、帐屏、花篮等大件著;大福以像生著;万花楼、程鉴记专做里下河地区批发。这一期间,一代绒花大师王以仁的脱颖而出,将传统的绒花制作工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制作的绒花不仅色彩鲜艳,做工细巧,而且以造型新奇、花样众多取胜。他在造型艺术上跳出了长期沿袭的平贴形式,首创立体绒花,开辟了绒鸟制作的新途径。

  抗战爆发后,扬州绒花由盛转衰,抗战胜利后,扬州制花艺人流散到上海、镇江、南京等地,以卖艺为生或自设作坊。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将失散在民间的制花艺人组织起来,并派人将艺人王以仁接回扬州,成立扬州制花工艺厂。自此,扬州制花工艺有了新的发展。扬州绒花经王以仁、王继康父子的创造,发展了烫绒、轻绒等新工艺,提高了绒花工艺的表现力,应用吸塑新材料,创制了《竹篮花鸟》、《仙人盆景》、《节日灯串》等装饰、观赏型新品种,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多次参展获奖赢得声誉,引得各地同行纷起仿效。

  扬州绒花采用优质蚕丝为原料,使用的优质蚕丝分为生丝(亦称粗丝)和熟丝(亦称细丝)两种。因表现对象不同或同一对象而部位不同者,使用生、熟不同的蚕丝,以体现其硬挺或柔软;使用的黄铜丝又分粗丝和细丝两种,分别用于大型绒条、动物身段和动物尾、翅、冠等处的捆扎造型。通过染色加工、使用简易工具、运用概括、夸张手法,集中而简练地刻画各种花型、禽鸟的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使小巧玲珑的绒花、绒鸟活泼可爱。

  扬州的绒花工艺发展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先的绒花是在做成花型的纸面上绕上花绒,称为“绕绒花”;以后则发展为纸面上裱好花绒,刮光后,再做成各种花型,称为“刮绒花”。清末时,又发展为“滚绒花”。滚绒花,是用两根细铜丝夹住绒坯,用剪刀将绒坯剪成条状,用力搓紧,滚成圆柱形绒条,然后将大小粗细、色彩各异的绒条根据不同题材内容,组合成千姿百态的绒花、绒鸟、绒兽及人物等绒制品。

  最早扬州绒花的题材品种和使用范围很狭窄,仅限于妇女头戴花、胸花等装饰品。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需求,品种不断发展丰富,既有寓意吉祥的龙、凤、蝙蝠、寿桃等传统产品,又有表现生活情趣的绒制挂屏、绒制仙人盆景、竹篮绒鸟、各种小动物以及圣诞老人等创新产品。

  扬州绒花造型美妙、玲珑秀丽,无论是其造型艺术还是制作技艺都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花样众多、色彩鲜艳、做工细巧、构思独特的扬州绒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孙怡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