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得艺术品“硬通货”

2016-12-26 13:42:00 来源:新浪收藏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先讲个故事。澳大利亚观念艺术家丹尼斯•杜布瓦(Denis Beaubois)的作品《现金》(Currency)前些年在拍卖行上拍,作品本身是面值100的澳元现金,共20,000澳元。拍卖的结果难免让人啼笑皆非,面值20,000澳元的现金,只拍出了17,500澳元。仅就币面价值来看,艺术家赔了;买家也赔了,因为买入价再加22%的拍卖行佣金,需要支付21,350澳元;似乎赚钱的只有拍卖行。

  传统艺术品市场在某些方面的“荒谬”性由此可见一斑,难怪不少人期望能够找到其中的“硬通货”,以求获得投资安全和获利保障。

  经济学意义上的“硬通货”并不难理解,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例如币值在中短期内基本保持稳定、流通性强,其价值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等。由于这些特性,“硬通货”就可以作为可靠而且稳定的贮藏手段。那么,艺术品市场上是否存在性质上与之相近的艺术品呢?业内人士对此多有分析,名家作品,稀缺作品,具有特殊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作品等,都被纳入“硬通货”的范畴。

  自然,这里的“硬通货”,不过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而已。相对于经济学领域的“硬通货”,艺术品面临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是否可以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接受。正如前面故事里所提到的现金艺术品,进入艺术范畴之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实际价格与成交价格之间的偏差呢?是什么因素,让实打实的货币反而当下立刻贬值了呢?这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正是人们在主观上对于作品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并不完全受作品自身的材质、技法、意义等因素的影响,而是基于人们以往的关于艺术的经验、认知与理解。

  其实,艺术家的这件作品,恰恰就是对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追问: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在感兴趣的买家看来,作品的媒介材质并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决定价格的应该是作品呈现的形式和效果。于是,在竞拍过程中,他依据个人或其顾问的主观判断,确定了这件艺术品的价格,而且由于购买行为的最终实现,这一主观价格成为该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的一个基本起始价格;如果他日该作品再次进入流通,那么这个主观价格也就是它日后价格的参照基准。

  同样,在传统艺术品市场中,一批精英分子的艺术判断标准与价值取向,转变为一种领袖性意见,成为后人追随的对象与价值判断的标准。只不过,这些被历史“证明”过的珍品字画古玩与艺术家,毕竟数量稀缺,不易寻得。那么,就目前市场上大量流通的现当代艺术品中,是否能够挖掘出新的“硬通货”呢?如今,通过传统交易平台——如拍卖行、画廊等实现的价格标准,已经很难有说服力,因为,它仍然是依靠传统少数精英(在这里通常是拍卖行专家、画廊主等)的经验确定艺术品的价格。而如今的市场则面临着更为负杂的情况。

  首先,关于艺术品与艺术家价值判断的意见泛滥,却难以形成统一的具有说服力的意见,也就是说,传统市场环境下,艺术价值评判系统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或者说在当下是几乎失效的。其次,目前的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一种价值判断,除了需要“说服”之外,还要面临市场的检验、大众的检验。

  归根结底,艺术品“硬通货”的根基,在于能否建立一个可信的价值评判平台和交易体系。正如艺术家公盘作为价值评估、市场验证的平台一样,用规则作为基础,把价格交给市场,价值确认交给广大消费者,这才是寻求“硬通货”的最佳方案。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