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鎏金铜牛”千年国宝“云”绽放

2020-03-16 09:2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16日讯 疫情之下,全国博物馆都进入暂时闭馆状态,但大众和文化近距离接触的大门,并未就此关上。在这个特殊时期,沿黄九省区博物馆联合推出“云探国宝”活动。

  3月13日,宁夏博物馆讲解员周文訸在空无一人的博物馆内介绍镇馆之宝西夏“鎏金铜牛”。据悉,西夏“鎏金铜牛”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最大的西夏时期的金属铸造工艺品。

  据了解,国家一级文物西夏“鎏金铜牛”1977年出土于西夏王陵177号陪葬墓中,身长1.2米,重188公斤,牛身横卧,两眼圆睁,头顶两角,角度优美,体态健壮,连中间脊背也隐约可见。它似乎劳作了一天,正在卧地休息。忽然听到了主人的呼唤,于是它抬起头,向主人望去。这只铜牛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从铸造工艺上也表现出当时西夏青铜制造的高超水平。同时,西夏墓葬中随葬制作如此精美肥硕的铜牛,也说明了牛和牛耕在西夏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为西夏农耕化的过程提供了实物佐证。

  据了解,当初发现西夏“鎏金铜牛”还有个小插曲。由于蒙古大军对西夏的毁灭比较彻底,所以西夏王陵几乎被毁坏或是盗掘一空。1977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西夏陵区177号墓时,发现其空空如也。正当人们失望之时,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突然踢到了一个硬物,正是这铜牛的一角,后来这头牛被大家称之为“一脚踢出来的国宝”。

  周文訸说,这件西夏“鎏金铜牛”是西夏文明的一个见证。在它出土不久的80年代,就走出了国门,越洋到日本参加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2007年,在意大利等国家展出时,负责外展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为它保价2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时,它还享受了专列的待遇。直到今天,这件国宝仍然辗转数站为人们讲述神秘西夏的故事。(于晶)

责任编辑: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