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记忆:读吴冠中作品里淡淡的“意”趣
鲁网4月21日讯 最近看到吴冠中先生的一组水彩写生,几乎都是其成大名前的作品。都很写实,在“实”中还融入了淡淡的“意”趣。那时的吴冠中,油画与彩墨的创作都未达巅峰,水彩写生虽然精彩,但未必有多少人去关注。其中有几幅北京风景的写生,画的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
第一幅是钟楼。在北京的古建筑中,钟楼是格外引人注目,又往往被人忽略的。它躲在壮阔的鼓楼后面,在鼓楼的映衬下,更显得瘦巧娴静。鼓楼的色调是红,钟楼的色调是赭灰。鼓楼是高调的,钟楼则很低调。画面上,一群鸽子从楼前飞过,一缕炊烟在楼下袅袅升腾。钟楼前还有一片民房,多为平房,屋顶都是灰白的,透出冬天的寒意和画家心中的诗意。左下角标注的时间是1954年,比我的出生早四年。许多年里,我住的地方离钟鼓楼很近,目睹了钟楼那一带的变化,还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代的钟楼照片。我较近一次去时,画面上的那片民房均已拆除,扩建为钟鼓楼之间的小广场,成了游客的集散地。
第二幅是烟袋斜街。北京颇有几处称为斜街的胡同,仅在什刹海旁边,就有烟袋斜街和白米斜街。虽称为“街”,其实都是胡同。这个城市的方正,是有历史的,连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西的,斜街成为胡同名,自然表示出它们的特殊(多与水系有关)。烟袋斜街史上以卖烟袋和烟叶成名,后来售卖的品种不断增多,还开了一家澡堂子。我曾在斜街的澡堂洗过澡,还在一户私家裱画店裱了一幅某公送我的山水画,花费当然比琉璃厂便宜,而裱工却并不逊色。什刹海风景区着力开发后,烟袋斜街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穿行、驻足的游人络绎不绝,再不是吴先生1962年所画的那般景象了。
第三幅是雪后的会贤堂。会贤堂是前海北沿(沿读四声,带儿音)的一个大宅院,原为清代某高官私宅,后被一山东人经营成京城有一号的饭庄,院里有戏楼,临街的阁楼更成为饭庄的水景包间。吴先生早年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任教,那时这个院子是艺师的宿舍,吴先生在此居住了很多年。如果我记得不错,画面上的正房就是吴家。在院内雪地上玩耍或扫雪的人中,或许就有他的家人或孩子。六十年代后期某天傍晚,我跟在吴先生的大公子可雨身后走进这个院子时,院内已无这般幽静的情景,吴家似也紧缩到了正房西端的一侧。暮色中,我看到吴先生蹲在屋里画架前作画的身影。已是掌灯时分,屋里却还未亮灯,昏暗的光线下,他癯瘦的侧影和心无旁骛的专注神态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81年我再次走进会贤堂时,是拜访《北京青年报》的副刊编辑谭深女士。她为我编发的小文《游丝》,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处女作。她家住在二层,就是那临水包间中的一室,她的先生李楯(法学家)和我略有寒暄。后来我才知道,李楯的父亲是画家、美术教育家李瑞年先生,是吴先生的邻居,也是同事。艺师的美术专业后来并入我曾就读的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成为美术系,李先生出任系主任。在李瑞年遗作展上,我留步欣赏多时的一幅油画《金银藤》,画的就是会贤堂院内培育的植物。
第四幅,据我判断是万寿寺。虽是写生,但非常严谨,桥栏、瓦檐等处画得相当精细,虚实处理、水分的控制也特别得当。此寺地处西直门外高梁桥西,曾是慈禧西去颐和园途中的一处行宫,后曾为东北难民子弟学校(或许老舍笔下拉车的祥子也跑过寺前这条路,拉的是清华或燕京大学的某位教授),一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筹备处,最终的用途是北京艺术博物馆。
四图四景,现在的读者,即便是美术爱好者和吴先生的粉丝或研究者,也未必能说清究竟了。我的喜欢,一是它们能勾起我的记忆,二是水彩画本身,不是哪个画家都能画得来画得好的,它带有轻音乐般的特点。我想,如果据此制作一套明信片,应该不会滞销吧。(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