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在大时代边上 程十发册页《欢迎毛主席》
鲁网3月9日讯 对于从民国一路过来的艺术家而言,49年的鼎革各有兴味。程先生十发是年刚刚29岁,当新时代骤然来临,迅速地捕捉到了新社会的气息,并很快融入其中。在同为画家的军代表吕蒙引荐下,程十发成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专职创作员,开始从事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渐成主流的艺术创作,而此前一直被埋没的创作热情和作为艺专高材的能量也因此被点燃,最终,在几经曲折与磨砺之后,以折衷新旧融汇东西的如椽巨笔,衍为八十年代后新海派的大宗巨流,终成一代宗师。1949年后到新时期(80年代)以前,连环画作为程先生十发艺术创作中的大宗,既深刻的影响了时代,也同时在客观上奠基了先生的艺术成就,使之得以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间出入开阖,在国画创作上别开生面。
在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完成于1958年底并随后于第二年初出版的《欢迎毛主席》,无论在连环画史上还是先生的个人创作中,无疑都有着特殊的地位。此前数年,先生以一改以往连环画创作中以单线勾勒为主的传统,融线描、版画技法与国画为一炉,创作出了首部具有水墨写意色彩的设色连环画,使这一按一般观点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957年,先生云南采风归来,随后又完成了另一件设色连环画名作,即目前保持着连环画原作最高拍卖纪录的《召树屯和喃诺娜》。而这一艺术形式的最高杰作,便是接下来一年创作的这件《欢迎毛主席》。
与之前的两件名作相似,《欢迎毛主席》 同样采用了彩墨的技法绘制,但笔墨和线条均更为纯熟,堪称先生这一时期最为精心的作品。这一方面是先生艺术技巧日趋成熟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题材的特殊性使然,小小16幅(共计18纸,前后两纸为前后扉页)小画,反复揣摩精心结构,到最后成稿,竟用去3个月之久,论用心之深,在先生作品中,实在是无出其右的。
作为先生唯一一件以毛主席为题材的连环画,《欢迎毛主席》在连环画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一则因为与故事、传说、文学作品为脚本的连环画不同,《欢迎》为时事题材,再现的是1958年8月毛主席前往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并参观公社托儿所的情形;再则,《欢迎》仅以略小于原作(43.5×33cm )的8开尺寸出版发行,这在连环画中是罕见的特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先生是以当时身为少儿出版社编辑的作家圣野所撰写的简单文字为蓝本创作这一作品的,这16则文字极为简单写意,在为艺术家留下了极大想象空间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考验了艺术家的构图与表现能力,再考虑到是领袖题材,其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先生在创作这些画面之时,一方面要复原文字中的场景与意趣,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笔墨和形象再现伟人与孩童们在一起这一特殊事件所传达出的政治与精神气氛。戛戛乎其难哉!
在这16纸线条与水墨兼施的画作中,除了先生笔墨上构图的胜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正是先生此中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能力,以及饱含在每一形象——朴素的领袖,欢乐的儿童,欣欣向荣的植物——笔下的深情厚意。当我们细心欣赏这些画面,不难感受到艺术家倾注其中的心血,作为两年前刚刚被吸收为中共党员的社会主义艺术工作者,先生对领袖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满腔热情,都倾注在笔尖。而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传达出其中信息和情谊,画家在整体的创作中,在对每一形象进行生动描绘的同时,采取整体上的象征手法,向日葵、和平鸽、芙蓉花、松树、丰盛的棉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无不是对领袖的颂扬和赞美;而毛在其中白衣布鞋的形象,除了符合一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更因为身处这斑斓欢乐的色彩中而洋溢着某种诗意。我们甚至不难感到,当先生创作这些画面时,是以一个沐浴在伟人光芒下的孩子的视角和心情去构图和描绘的:在这里,那些围绕在领袖身边欢呼雀跃的孩子,不仅仅是现实中七里营托儿所的孩子们,更是在伟人身边化身为孩童般存在的全体国民!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欢迎毛主席》所表现事件的真实背景,正是在这一次对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的视察中,毛主席提出并肯定了“人民公社”的实践,由此,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运动才开始席卷整个神州大地。——而《欢迎毛主席》,则因为诗化的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而适足以成为这一特殊时代,一个令后人唏嘘不已的象征和脚注。而当我们瞻仰先生之画,这一切,已依稀如梦。 (山东商报 武丛文)